温年看着她的样子,很自然的伸手接过了苹果:“不好吃就给我吧。”
说着温年咬了一口苹果,竟然就这么吃了起来。
时岁:额……小黑花你这太子当的,毫无成就啊,现在都开始捡我吃剩下得了吗?
温年问:“想问什么,我都可以跟你说。”
时岁:“不太好吧,谈论国家大事,不合适的。”
少年似乎是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,歪头笑了笑:“你不都谈半天了?有什么不合适的?”
时岁问:“你是说……闭关那件事?”
“如今我国百姓耽于享乐,夫子教学只教纲常伦理,一心只想教化百姓,却轻视历史与经济。”少年语调悠悠,“人心浮躁,人人都知错在何处,人人却又不敢直面皇权而谏言。”
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”
时岁点点头说:“你都知道啊。”
少年不解的偏头看他,抬手敲了敲她的脑袋,力道不轻,他笑着说:“肯定比你知道的要多,你干嘛总一副少年老成的表情,愁什么呢天天?”
时岁:妈的,刚夸你你就得瑟,敲谁头呢?!
时岁气鼓鼓的捂着脑袋,反问:“你们京城,不是不待见女子,也鄙夷女子参政吗?你为何与我讨论这些?”
“你居然信这个?”少年有些惊讶的看着她,“你别冤枉我们京城的人,谁瞧不起女子了?”
时岁眨了眨眼睛:“哦,这的确是我的不是,那你呢,你怎么看女子呢?”
温年说:“女子与男子本质上并无不同,也不该差别对待。”
时岁问:“可是很多人都不这么认为。”
温年:“嗯,自然,这是时代的局限性。”
时岁:“……那谈谈我吧。”
“行啊。”温年笑了一下,“见解不错,比那些个什么将军的厉害一点,比我差一点儿吧。”
时岁也笑了:“行行行,你厉害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时岁是真没想到这小黑花竟然有如此觉悟,思想还挺超前啊。
若是这样,为何原著里把灭国之罪都瞥到温年一人身上?
十几岁的少年,哪怕有通天的本事,哪怕再通透学识渊博,面对这样残破衰败的骨子里的国家,也难以挽大厦于将倾吧。
时岁突然觉得有些伤感,好像是透过温年现在的样子,看到了原著中描写的,亡国后,意气风发的少年宁死不屈、郁郁寡欢最后含恨而终的样子。
原来书中短短的一行字,承载了那么多泪水和痛苦。
原著中给温年的设定是什么?疯批?喜怒无常?叛逆?还是别的什么。
归根结底,这些个词出现的根本原因,是因为温年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。
他想法与他们不同,有自己的一套三观和对万事万物的理解,所以做事随性,不畏惧强权,因此成为了时代中一个异类。
正如那句话所说的,当愚昧成为主流,则清醒成为原罪。
时岁敛了思绪,思忖许久,突然开口:“冬至。”
温年又咬了一口苹果,笑问:“嗯?”
时岁说:“独木桥太黑了。”
少年垂着眼,有些恍惚,黑漆漆的眸子空落落的,只是望着时岁。
时岁:“我可以陪你一起走。”
紧接着是一阵沉默。
少年低声笑了笑,突然抬手揉了揉时岁的发丝,动作格外温柔:“你那么怕黑,哭了不还要人哄?”
少年嗓音清淡:“太麻烦了。”
少年说完就捏了捏时岁的脸,笑了一下:“还有,谁跟你说我走独木桥呢?也许我的那条路才是阳关道。”
时岁抬手揉了揉刚刚被捏过的脸,眨了眨眼睛,正午的空气还带着雨后的泥土味,清新凉爽。
第23章(1/1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